top of page

老房子讲故事系列 之 汉堡老工厂

前阵子在网上听到个新闻,说是位于东北的一段“最美野长城”被当地文化保护部门用灰泥涂抹好好“保护”了起来。原本残缺的垛口墙都被抹平,水泥马路般一马平川。消息被网友炒热了之后,自然有“专家”出来表示,一切修缮程序均合理合法手续齐全。此外,“专家”愤愤不平的强调:专家和网友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保护长城不能依照摄影爱好者的审美来做~

“我怕我会爱上了这个角落,是它看着我日子到底怎么样过,人来人往的出没,有什么样的轮廓,老房子若有话说,它会说什么……”

想当年小编还在东北读高中,有阵子像被洗脑了一样,脑子里翻来覆去就是林忆莲的这句歌词。受其点化,虽然我当时才不过十来岁,就已经知道时不时地回头寻找关于自己的“历史”了。比如到小学院子里瞻仰自己曾经每天必去的“简易直排式”厕所,回想当年一下课就结伴上厕所的小姐妹,和一到冬天冻得热气升腾的白屁股。要不然就是去看初中的院墙——回想当年为了能在家多赖五分钟床每天翻墙上学的日子。当然,我也不曾错过每一个曾经偶遇某位帅哥或者暗恋对象的小花园、溜冰场,一边感概岁月催人老,一边构思以后写自传的时候是不是要把这些地方都写进去。

后来到了德国,发现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自恋,德国人更喜欢敝帚自珍。满大街没几个新房子,都是动辄一百年历史的老家伙,哪怕红砖已经被战火熏黑,哪怕原本的黄铜屋顶已经氧化成绿色,都被老老实实原样保留下来。比我还夸张的是,“守旧的”德国人对保护建筑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有时候只是因为周围的居民舍不得它,政府和开发商也只能眼睁睁的放过这些在一些人眼里老旧不堪分文不值的老房子。只有开发商乖乖对老房子的外貌保持原样,供人继续触景生情回想当年,才能动用房子里面的空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凝固的历史。自己家的历史被“包”护起来了,就讲讲别人摆在外面的故事吧。汉堡城老房子讲故事系列今天第一期,讲讲汉堡城里那些曾经辉煌的老工厂今天什么样。

电影院

1869 | 船用螺旋桨制造厂 | Zeise电影院

1894年为纪念Zeise螺旋桨工厂第3000次螺旋桨浇筑所拍照片 图片版权:M. Kruse, Ottensen

1869年,那是普鲁士战胜奥地利成为德国境内最强大的国家,北德联邦刚刚成立,德国逐步走向统一的时代。这一年,企业家Theodor Zeise在汉堡阿托纳的Ottensen区创立了一家船用螺旋桨制造厂。Zeise的螺旋桨工厂在当时曾在行业内叱咤风云,当年大型轮船专用的最大尺寸的螺旋桨均在这里制造完成。其中包括1953年汉堡制造世界最大的巨型油轮“Tina Onassis”所用螺旋桨。1978年开始Zeise螺旋桨工厂因为高次品率和订单量的大幅减少陷入破产危机,最终在其成立110年后的1979年宣告破产。

Zeise厂房内部现状 图片版权:Zeise Kinos

当年的Zeise公司车间厂房如今变身成了一个热闹的文化活动聚集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Zeise电影院。Zeise电影院是汉堡几个独立电影院中规模比较大的一个,好莱坞大片在这里是没有的,有的都是有情怀有理想的小众电影、艺术电影。围绕着Zeise电影院慢慢聚集起许多文化机构:艺术画廊、话剧院、汉堡电影学院、媒体公司、出版社和书店。从工厂到电影院,原来的红砖立面和建筑结构都尽量维持原样。为了纪念曾经的工业用途,老建筑的不少砖墙、一部老桥架起重机、一根烟囱和固定在地板上的螺旋桨浇筑模具都被刻意按照原样保留下来。满满的工业风和时髦的钢筋玻璃组合让电影院不仅空间上内容丰富,更给了建筑纵深的生命感。汉堡城小编以为,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更容易生长出更多的文化。

商场

1875 | 啤酒厂 | stilwerk艺术商城

没错,现在要说的就是前阵子汉堡城小编刚写过的高大上艺术商场stilwerk。想当年小编第一次走进stilwerk的时候还相当诧异,外面看起来这么工业区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惊艳的所在。

1895年麦芽厂工人合影 图片版权:stilwerk

早在19世纪,Große Elbstraße大街就已经是阿托纳的中心城区之一了。stilwerk所在的68号已经有好几百年的酿酒史——从1642年开始68号的房主就从当时统治汉堡的丹麦国王Christian一世手中拿到了酿酒权。1875年Georg Heinrich Wilhelm Naefeke接手工厂,在这里一直生产了117年酿酒用的麦芽。1907年酿酒厂迎来了当年最时髦的新厂房——德国首批钢筋水泥建筑外加汉堡标志性的砖砌立面。

stilwerkbrücke 图片版权:stilwerk

1992年麦芽工厂搬出Große Elbstraße 68号,汉堡企业家Garbe家族开始筹划在这里建一座家居设计中心,将设计、家装、生活方式、艺术统统放到同一个屋檐下。要在易北河畔喧嚣嘈杂的鱼市旁边开办个高大上的商场,这个想法在当时看来是相当疯狂的。1994年依照建筑师Klaus Peter的设计方案,Große Elbstraße 68号的老厂房开始改建。为了保持建筑的历史风貌,主要结构和砖砌立面都完整保留下来,顶楼原来用于烘干的塔楼还铭记着当年功用。只是加建了一座纤细妩媚的stilwerkbrücke,巧妙地给雄壮的竖向立面增加了横向维度。

stilwerk用残存的老楼梯做装饰 图片版权:汉堡城

建筑内部也特意留下拆除的楼梯的痕迹。野长城的残破被急切的包裹起来,而残存的历史在这里被看作是再好不过的装饰。20年过去,时间证明了Garbe的判断,如今的易北河畔已不仅仅是汉堡的工业命脉,更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如今的鱼市,也不再是臭气熏天的市井之地,而是游人如织的著名景点。就像小编我,误打误撞走进stilwerk,要是年收入的数字后头能再加两个零,真是惬意的不肯出来。

博物馆

1871 | 橡胶制品厂 | 劳动博物馆

很多人都知道汉堡有座劳动博物馆,经常举办很多有意思的工坊,让人可以亲手操作印刷机或者动手学点木工学学打铁。劳动博物馆关注一切跟汉堡有关的劳动技术和行业历史。这么一个以劳动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最对得起老工厂的一种改建方式了。

1923年的NYH橡胶厂 图片版权:Museum der Arbeit

1871,还是那个普鲁士国王登基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开始强盛发展的年代。汉堡的Barmbek区成立了New-York Hamburg橡胶制品厂(NYH)。这座曾经相当重要的庞大橡胶厂在1943年汉堡轰炸(Operation Gomorrha——二战期间英国对汉堡的集中轰炸,被称为德国的广岛轰炸)的最后一天里,厂区的整片西部厂房被炸毁。1949年工厂被卖给市政府,工厂于1950年代转去Harburg,部分厂房被拆毁。因为老橡胶厂厂区面积庞大,有“新厂”、“旧厂”、“厂院”、“锅炉房”和“冶锡车间”各种厂房,将其改造成劳动博物馆的想法从1982年开始就有了,但直到1992年才终于开工改建。

劳动博物馆的TRUDE 图片版权:Museum der Arbeit

去过劳动博物馆的人都会对广场中间耸立着的一个大轮子印象深刻。这个大轮子来头可大了……这个大家伙的名字叫T. R. U. D. E.,“深入易北河底”的意思,2001年开始在劳动博物馆安家。它是世界最大隧道掘进机的切削刀盘。它曾在易北河底服役两年半,开通了易北河第四隧道。

办公楼

1896 | 杏仁工厂 | Marzipanfabrik办公楼

Marzipanfabrik办公楼 图片版权:Marzipanfabrik

Marzipanfabrik是一座位于汉堡阿托纳Ottensen区的办公楼,著名的丹麦休闲鞋品牌ecco和汉堡人最喜爱的Mopo(Hamburger Morgenpost汉堡晨报)的办公室都在这里。

这里曾经是一座风光无两的杏仁工厂,主人是Louis Carl Oetker——等等,这个姓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这个Oetker就是那个著名食品品牌Dr. Oetker创始人Dr. August Oetker的兄弟。1870年,Louis Carl Oetker在阿托纳的老城区开办了一家糕点店,主要贩售杏仁糖人,生意太好,1876年又办了一家前店后厂的小型蒸汽杏仁工厂,一边生产一边直接在自己的甜品店和露天咖啡馆里售卖。Louis Carl Oetker过世后,他的侄子Albert Oetker接过杏仁工业创始人的衣钵,将小杏仁工厂搬到如今位于Ottensen的新址,并建成世界最大的蒸汽杏仁工厂——那根标志性的烟囱至今还耸入云霄证实着当年的辉煌。

Marzipanfabrik历史照片 图片版权:Marzipanfabrik

酒店

1896 | 煤气厂 | Gastwerk设计酒店

Otto von Bahrenpark 图片版权:汉堡城

汉堡阿托纳区有一个秀气的小公园叫Otto von Bahrenpark,这估计是汉堡众多公园里唯一一个被砖砌老建筑紧紧环抱的吧。公园的名字来自于13世纪的Otto von Bahren骑士,当年的这片土地都是他家的庄园。围绕公园的砖砌建筑之一,便是我们要说的,“每一块砖都呼吸着历史”的设计酒店Gastwerk。

老煤气厂 图片版权:Gastwerk

1896年一座新建的煤气厂这里建成,1910年和1928年两次扩建。1938年停工,二战后被用作汉堡另一家煤气厂的仓储地。1990年代开始有投资商和建筑师意识到这个建筑群的价值,成立了“老煤气厂论坛”专门探讨如何重新利用老厂房。1994年这片区域被投资集团HPV买下。1996年老煤气厂的钟楼、煤楼以及四个大厅均被列入保护建筑名单。

透过酒吧幕墙看Gastwerk酒店大堂 图片版权:汉堡城

曾经的储煤楼现在是Gastwerk设计酒店的酒店大堂,高大通透的空间用作大堂大气而不俗。不像通常的宾馆酒店,处处金壁辉煌而又千篇一律,走进Gastwerk,除了灯光,看不到什么金光闪闪的装饰,而灯光所在又往往是老建筑原本的纹理。同样是设计酒店,别家可能需要用许许多多的艺术品和名家设计来营造氛围,而Gastwerk光是在选址上就已经赢了。

文化中心

Fabrik | Honigfabrik | Goldbekhaus

旧工厂特别适合改做艺术文化活动场地,跟北京的798类似,汉堡的许多城区文化中心都是由老工厂改建来的:

文化中心Fabrik原貌 图片版权:Fabrik

阿托纳Ottensen的文化中心干脆名字就叫“工厂”(Fabrik)。一百五十多年前是一座机械工厂。

图片版权:Honigfabrik

Wilhelmsburg文化中心Honigfabrik正如其名,原本是一座蜂蜜工厂。原建筑建于1906年。

Goldbekhaus水边 图片版权:汉堡城

Winterhude区文化中心Goldbekhaus原来是一座名叫Schüllke&Mayr的化工厂。化工厂发明了一种消毒水,在1892年汉堡霍乱爆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